【人民网】松桃县生猪产业扶贫经验在全国推广
1月23日,松桃苗族自治县政府办传来喜讯, 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农办计〔2017〕27号文件,其中〝松桃县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经验,被列为全国产业扶贫典范,并推广在全国。
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生猪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是: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为契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基础上,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探索以生猪养殖引领山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径,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双赢。2017年,实现年出栏生猪60.3万头,带动2万余贫困人口务工就业,人均增收4420元。
坚持规划引领,确保产业扶贫精准有效。把生猪产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主攻产业,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出栏100万头欧盟标准生猪产业体系项目。推行“公司+基地+代养户”代养模式,由政府组建平台公司按照标准统一修建圈舍,出租给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由企业统一提供猪苗、饲料、防疫等惠民保障举措,并在每头保底代养费170元的基础上进行回收。2017年建成年出栏1000头商品猪代养场288个,年新增出栏生猪15.6万头,实现农户头均代养利润248元,最高每头达340元。坚持“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循环”的发展思路,以生猪养殖园区为基础,配套发展油菜、猕猴桃、茶叶等观光农业基地,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2017年,成功打造1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有效带动了2万多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坚持要素保障,推进产业项目稳健实施。成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生猪产业办,负责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实施。加强技术保障,在加强与省市科研院所技术合作的同时,引进湖南海尚公司,由该企业通过水肥一体化进行技术处理,将生猪粪污进行干湿分离并加工转化,为周边园区的种植提供绿色有机肥。加强资金保障,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的同时,通过“三社一中心”平台,将信用社发放给贫困户的精准扶贫精扶贷,引导入股专业合作社,集中用于发展生猪产业,每年享受10%红利,即保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又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稳定增收问题。2017年,共引导精扶贷资金3.7亿元入股发展生猪产业,覆盖437个行政村、贫困农户4998户2.1万人,实现分红2999万元,年人均增收1428元。精扶贷贷款达8亿元。加强风险保障,采取龙头企业统一承保,畜牧部门统筹监管,形成“保险+企业+畜牧”三方联动,多途径实现了风险可控的良好格局。
坚持体系建设,促进产业链条日臻完善。2017年,建成投产5000头祖代猪场1个、10万头种猪选育场1个、100头种公猪站1个,5000头二级种猪扩繁场2个,在建存栏100头种猪家庭农场50个。加强实施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为抓好产品质量关,建立了县级云数据系统,从源头抓起,规范完善了生猪防疫、用料等档案信息;建成三星级牲畜定点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及配送体系,强化产品检疫检验环节监管。实施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市场出口导向,建立稳定销售渠道,采取中央厨房、农校对接等模式,满足县域内生猪产品需求。依托嘟嘟食品等龙头企业营销能力,打造了以“跑山、贵猪、苗王牌”等绿色优质产品品牌。
坚持循环发展,打造山地生态农业新样板。通过在生猪养殖场周边建立牧草种植基地,依托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经过加工处理,为牧草提供有机肥,牧草用于牛羊养殖,形成种养循环。2017年,新建和改良草场15万亩,实现3万头肉牛和8万只羊草料保障供给。实施“猪+沼+菜”循环模式,依托生猪粪污加工产生的绿色有机肥,大力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种植蔬菜10万余亩,带动2万余菜农增收致富。实施“猪+沼+精品水果”循环模式,依托生猪粪污加工产生的绿色有机肥,大力发展茶叶、精品水果集中连片种植,惠及贫困人口3.43万人,呈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喜人局面。
人民网: http://gz.people.com.cn/n2/2018/0124/c194827-31179652.html